MUMU的作品又來囉~~~
4/20作品欣賞-綜合媒材
上課內容:
「現代藝術」許多的表現方法,不再用傳統的繪畫工具,進入多元綜合媒材的形式,所用材料顛覆了它原本的屬性,附予新的定義,不論美、醜,只是個人意識的傳達或情感的流露。
我們教導孩子只要手能觸及之物,舉凡螺絲釘、碎布、報紙皆是材料,皆是「畫紙」,讓學畫的孩子有著感性的眼光,細膩的直覺,流露出藝術的氣質。別人不肖的「垃圾」,我們如獲至寶,重新定義它的價值,經過排列組合、色調的統一,一幅百年復古的浮雕,即挖掘出土了。
4/27作品欣賞-項鍊&磁鐵
上課內容:
二十一世紀是科技大眾化的時代,大眾美術則貼切的反映著當代生活面貎,藝術創作不再屬於少數人所有,素材的開發亦多元化(不再侷限於畫紙)生活就是藝術,藝術存在生活的週遭。
對幼兒而言,遊戲就是學習的方法,引導他們利用身邊隨處可得的材料,如衛生紙、豆子、白膠.....等,製成項鍊(自製紙黏土),再利用不同形色的豆類,練習「排列」,由點而線漸至面,形成秩序的美感,實用物品的創作,可增加孩子的成就感。
5/4作品欣賞-水墨樹
上課內容:
很多父母不敢讓孩子使用墨汁,擔心弄得亂七八糟,難以收拾,或著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畫水墨,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,其實孩子很少接觸傳統的水墨。
本單元以樹為主題,水墨為表現媒材,認識大自然中的樹木,了解樹枝的形態、樹葉的種類等並介紹水墨的特色及筆法,墨色的濃、淡、深、淺、乾、濕筆的認識與練習,輕鬆地嘗試墨汁深淺的變化,及毛筆乾濕的筆觸,不必在意形體的準確,下筆即是,對自己有信心。本課程相信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新鮮、必要的嘗試。
5/11作品欣賞-五官配置
上課內容:
「人」的認知對孩子而言,很容易被概念的表現。
本單元是啓蒙班對人初步認知的課程。以紙黏土製作為主。此課程是讓孩子透過對自己五官(眼睛、鼻子、耳朵、臉型,甚至眉毛、牙齒等)的觀察,了解且認識五官的正確位置、大小比例。並藉由紙黏土將其認知表現於平面作品上,進而訓練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。背景部份的處理以混色練習為主,複習並加強孩子對冷暖色調的認識。
5/18作品欣賞-山的漸層
上課內容:
中國繪畫重寫意表達,山水之主題幾千來,一直為畫者所喜愛,然生活在假山假水的台灣小孩因於城市生活太久大自然的山水變化,已為他們所遺忘。
本週山的漸層,讓小朋友了解山之高低起伏結構,破除孩子概念化的形體,認識山隨回季色調轉變,而色調的漸層為本週課程主題,了解山與山間的重疊,越往上的山色愈亮,反之愈暗,愈遠因煙靄迷漫愈顯模糊,進而消失天際,材料運用可加黑加白或加灰......。進而感受光影遠近漸層之透視變化。